柔性振动盘:基于PLC控制在数控切割机床上的电气实现探讨
柔性振动盘:基于PLC控制在数控切割机床上的电气实现探讨
发布日期:2024-11-18
柔性振动盘本文通过一个典型零件在车铣复合机床上的编程过程,简要介绍了英国Delcam公司FeatureCAM软件在产品加工领域的智能化“特征”识别技术(AFR)的应用,车铣复合同步操作编程的便捷性,以及通过该软件比较完美地解决制造部门工艺知识库的标准化思路。

  长期以来,大多数产品加工领域大多数都采用过的是手工编程方式,或者基于机床自带的比较简单的交互式编程模块进行半自动化编程。对于简单的程序还可以应对,但稍微复杂的程序,尤其是带有曲面的零件,这种手工式编程方式已经很难胜任这种复杂的工作。手工式编程对于技术人员的知识要求非常高,不仅仅要精通机床的操作,还要精通机床的NC格式代码语言,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切削工艺知识。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愿景,带来了人们对新事物需求的急速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已经步入了“快车道”,过去一个产品可以一成不变地加工半年甚至一两年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小批量换代生产已经逐步取代大批量生产的时代,这要求我们的工艺技术人员必须快速适应这种潮流,也对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快速提高编程效率的同时兼顾到企业工艺知识的标准化积累,解放操作人员,实现自动化生产。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世界著名的CAD/CAM软件公司——英国Delcam公司——给我们带来的这款专注于产品加工编程方面的软件FeatureCAM在解决上述难题方面的重大突破。

  Delcam FeatureCAM是基于特征、基于知识、使用自动特征识别技术AFR和交互式特征识别技术IFR的全功能智能CAM系统。独特的基于特征、基于知识的加工功能组合使得用户可以在很短时间,接受少量培训的情况下,自由创建稳定、可靠的刀具路径。强大的自动特征识别功能,加速了从设计到加工的全过程,使用该软件可以使零件加工编程更方便、更简单,可极大地缩短加工编程时间,加工管理也更加有效。

  传统的CAM编程软件工作流程如下:

  CAD模型→设定毛坯→创建粗加工刀具→设定粗加工区域→选择粗加工策略→定义粗加工参数→计算粗加工路径→创建半精加工刀具→设定半精加工区域→选择半精加工策略→定义半精加工参数→计算半精加工路径→创建精加工刀具→设定精加工区域→选择精加工策略→计算精加工路径→仿真→输出NC代码。

  从以上可以看出,传统CAM编程软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进行重复性的工作!

  再来看FeatureCAM的工作流程:

  CAD模型→设定毛坯→软件自动识别CAD待加工特征→仿真(仿真结束NC代码已经自动产生)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

  FeatureCAM省略了中间繁复的重复性“劳动”,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原因在于FeatureCAM具有强大的材料库、刀具数据库、工艺知识库、客制化的NC后处理库和机床库。不仅仅非常容易学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固化企业的工艺知识累计,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加工标准化。真正解放了工艺技术及编程人员,让技术人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研究与革新这一更加重要的领域上。

  下面通过一个车铣复合的典型零件可以更直观地领略FeatureCAM的特点。

  如图1所示这个零件需要车削端面、车削外圆、车削外圆槽、铣削4个平面、钻镗加工端面孔、钻4个位于外径上的孔。

图1 车铣复合的典型零件

5
  • 第1页:
  • 第2页:
  • 第3页:
  • 第4页:
  • 第5页:

我们公司主营柔性振动盘、柔性供料器、柔性上料工作站、柔性振动盘、柔性生产线、柔性自动上料系统、并联机器人摆盘机、视觉自动分拣设备、非标自动化设备、视觉检测机等业务,厂家直营,支持定制,免费获取全套方案。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

服务区域: 广东 浙江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台湾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重庆
柔性振动盘_柔性上料工作站生产厂家_柔性震动盘公司_柔性供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