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某些数字化制造的单元技术已经在许多制造企业得以有效应用。日前e-works采访了全球最大的独立CAM软件供应商Delcam,围绕数字化制造的内涵?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难点?Delcam在数字化制造领域解决方案的特点?数字化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Delcam CAM产品经理陈虹接受了采访。
e-works: 您是如何来看待数字化制造这一概念的?
陈虹:数字化制造就是在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并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快速原型、数据库和多媒体等支撑技术的支持下,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收集资源信息,对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分析、规划和重组,实现对产品设计和功能的仿真以及原型制造,进而快速生产出达到用户要求性能的产品整个制造全过程。
我认为在数字化制造的概念中,“数字化”是手段,即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数字化生产管理。“制造”是目的,数字化的手段都是为了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研发效率,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优化产品结构,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设计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e-works:请简要介绍一下贵公司数字化制造领域的软件及解决方案以及其主要特点、优势?
陈虹: Delcam的产品线是个“大家族”。目前,Delcam的产品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性的平台软件,另一类是面向特定行业和应用的软件。
通用的平台软件能够支持产品和模具的设计与加工。其中,产品加工强调基于特征和知识库,以凸显编程和加工效率为主的加工,这主要体现在FeatureCAM软件;而凸显加工的精度,加工曲面,尤其是五轴加工的产品是PowerMill。同时,Delcam还有PowerShape软件,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建模;ToolMaker进行模具设计;PowerINSPECT支持检测;CopyCAD用于实现逆向工程,并与PowerShape集成,实现逆向造型与正向设计的结合;Delcam还包括专门支持走心式多轴加工机床的PartMaker软件(这类机床称为瑞士式机床)。
面向特定行业应用的软件包括:支持各类浮雕和艺术品加工的ArtCAM、支持医疗行业的设计与加工系列软件、制鞋CAD/CAM软件。
Delcam在支持大运算量模型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目前,零件模型越来越大,比如过去做汽车保险杠及内饰件的模型,是经过拆分来制造,而Delcam PowerMILL采用的方式是将模型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算,计算量非常大,很多软件不支持这种大运算量的模型。从Delcam PowerMILL 10版推出至今,可以采用64位计算机,采用多线程、多CPU技术,能更好地解决大模型、高精度运算的需求。
另外,在可靠性方面,包括机床的安全、加工工件安全、刀具安全等,具有多位一体的可靠性。在数控编程时,编程人员可以在软件环境中完整地对过程进行仿真、碰撞处理、包括过切检查等处理,通过多种方式,保证加工安全。安全性是Powermill在领域内的一大特点。
而且,Delcam拥有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保证工艺的稳定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通过OMV在线质量控制,做到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工艺评测,确定下一个工序是否进行等等。这些新的功能和技术给企业提供了保障,很多企业应用Delcam新版本的软件,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差错率。
e-works:这些软件及解决方案所面向的行业?请简述几个典型的案例。
陈虹:Delcam CAD/CAM系列软件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军工、家用电器、轻工产品和模具制造、珠宝设计和制造玩具设计和制造、包装等行业。
在制鞋领域,Delcam公司和ANTA、李宁、KAPA等著名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帮助中国制鞋企业向3D数字化领域发展;中国的航空、航天需要高精密制造技术,在拥有先进制造设备的同时,对数控机床在机检测(OMV)、自适应加工方面的需求成为首选,西飞国际、沈飞、西安航空动力、沈阳黎明、川南航天机械厂等重要的航空航天企业成为Delcam在高技术领域的首批重要客户;未来市场对牙科医疗领域的需要也会在一定时期成为热点,Delcam公司同时也在牙科、医疗、矫形以及CT扫描数据逆向领域拥有较高技术实力。
e-works:您认为目前中国制造企业对于数字化制造有哪些方面的应用需求?
陈虹:当前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制造的现状可以概括为:数字化得到了企业的重视,但需进一步深入;数字化基础建设有所发展,但仍有待加强;管理数字化取得明显进展,但是应用深度不够;在单元应用方面,CAD、CAM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管理方面,PDM/PLM系统应用普遍,但是总体的评价也待提高;ERP领域中人财物的管理基本成熟,但生产和成本管理依然纠结;而像CAE这样的工程化高端软件在大型企业中得到应用,而中小型企业基本是可望而不可及;MES领域从概念、实施应用效果都刚刚起步,MES的基础、目标范围、评价体系依然不够明确;设计与制造之间依然是存在信息集成的鸿沟。
现阶段中国制造企业应该在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加工等方面加强。向管理要效益,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在设计阶段,就保证产品的性能以及可制造性;重点攻克数字化加工路线规划、数字化加工参数优化以及数字化检测规划等瓶颈。
e-works:在您看来,企业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会遇到哪些难点或困惑?贵公司又是如何来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
陈虹:国内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对数字化制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艺、加工、质量、生产计划、设备管理、生产作业控制等成为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洼地和瓶颈。
从CAM角度来说,中国制造企业应重点解决数字化加工中的问题,攻克数字化加工路线规划、数字化加工参数优化以及数字化检测规划等瓶颈。
Delcam 是唯一拥有大型数控加工车间的CAD/CAM软件公司。Delcam所有软件产品都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经过了严格测试,使得Delcam最能理解用户的问题与需求,提供从设计、制造、测试到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
e-works:您对数字化制造未来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有哪些看法?针对这些趋势,贵公司有哪些规划?
陈虹:我认为数字化制造,需要一个整体的信息化架构,不仅仅PDM、ERP等系统,还包括很多支撑企业业务的信息系统。从CAM角度来说,需要从细节方面支撑整体的信息系统,数控加工车间单元信息化,是企业广域信息化的基础,这就要求有一个优秀的CAD/CAM系统。
优秀的CAD/CAM系统可以避免出现缺失环节,使得数控加工过程受控。另外,在数控加工车间进行生产制造时,多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避免一些人为因素,比如采用自适应加工等技术,即使整体应用不是很成功,但是注意到了细节,也可以大大减少损失。从两化融合角度来看,这一点非常重要,信息化工作既要从整体架构上稳扎稳打,更要注重细节技术的提升。
智能化、新的特征识别技术、软件充分集成知识库、更少的人为参与、综合的CAM制造质量管理和控制,这些技术会迫使CAM软件向专业化发展。Delcam公司为不同的行业定制不同的产品,PowerMILL在模具行业、航空航天行业的应用已具备一定的优势,在零部件制造业提供了FeatureCAM来解决零部件制造编程。未来,在模具行业Delcam会更多的从企业产能优化,数控加工知识库积累和无人职守加工方面为制造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们公司主营柔性振动盘、柔性供料器、非标自动化设备、柔性振动盘、柔性生产线、柔性自动上料系统、并联机器人摆盘机、视觉自动分拣设备、柔性上料工作站、视觉检测机等业务,厂家直营,支持定制,免费获取全套方案。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
服务区域: 广东 浙江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台湾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重庆电话:400-823-1017
手机:173-6821-6270
邮箱:sales@zhiroad.com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中集高新智能制造中心14栋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