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上料工作站当前状况/任务 Trützschler 公司在生产用于高产梳棉机即纺织工业用开松与清洁机的转筒时,对精确性有特别高的要求。即使鼓体由实心钢板制成,还是必须在很高的旋转速度下保证其能将容差保持在极小的范围内。由于以前 Trützschler 公司在焊接时需支出非常高的人工费用,因此公司希望能将 MAG 脉冲焊接工艺自动化。 实施措施/解决方案 库卡机器人 KR 6 是达到所需质量的基础;通过接触式传感器和电弧传感器,该机器人可以对焊接过程进行可靠控制。接触式传感器用于焊缝识别。借助于测量传感器,机器人可在焊接过程开始前就测出构件上可能出现的、偏离编程所用参照模型的几何差异。通过电弧传感器,KR 6 可在焊接过程中跟踪焊缝。若电弧的间距发生变化,控制系统会得到焊嘴偏离接缝中心的信号;由此,机器人可通过其他轴位平衡偏差。 装备有焊嘴的 KR 6 借助于线性滑轨在两个工位之间移动,并在工位上焊接两种不同尺寸的转筒。大转筒直径 1200 mm,板厚 22 mm;小转筒直径 690 mm,板厚 15 mm。机器人控制系统必须一共协调九根轴的运动,因为除了机器人的六根轴外,线性滑轨及安装的两个工件定位器还各有一根轴。 转筒在圆弯曲机内成型之后,由人工将转筒通过四个焊接点联接起来。此外,用户可在焊缝两侧焊上引入板及引出板,这样,焊接时在焊缝始端与终端可能出现的缺陷就可留在鼓体之外。接着,由一台起重机将转筒置于一个工件定位器上。为了校准鼓体的纵缝,以点动模式手动移动机器人的外轴;在此过程中,激光光束给定纵缝中心的参照点。在通过接触式传感器再次检查了焊缝位置后,机器人将在电弧传感器的支持下从内外两侧焊接纵缝。然后,起重机将鼓体从焊接室中举出。工作人员取下引入板和引出板,并接上两块底板。鼓体重新进入焊接室后,机器人将底板用圆缝焊接上。 系统部件/合同范围 带接触式及电弧传感器的库卡机器人 KR 6 以 PC 为基础的库卡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带视窗操作界面的控制面板 焊嘴 整套解决方案及功能性证明的研发 机器人编程 焊烟吸除装置 安全设备 投入运行 供货商为位于杜塞尔多夫附近希尔登的、专门从事焊接工艺的库卡系统合作伙伴 Paul von der Bank 有限公司。 结果/成效 质量高 为避免以后以 25/100 毫米为间距并排旋转的转筒出现不平衡的情况,焊缝均匀是一个前提条件。 灵活性突出 由于可方便地从控制装置中调出不同焊接程序,因而保证了高度的灵活性。由此,用户可以随意的顺序焊接两种不同规格的辊。与埋弧焊相比,该技术还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这也使客户受益匪浅;因为在给其中一个工作站供能或进行清理时,机器人无需等待就可在另一个工作站上工作。由于 KR 6 体积小,因此它在进行内焊时能够在鼓体中运动。 经济效益 与人工传送相比,Trützschler 公司可将生产时间缩短 35%,并由此使焊接工艺最优化。机器人工作单元在单班生产中可达到八套、每套两个鼓体的日产量;目前的产量为每天五套。在循环时间之内,即在 26 或 14 分钟内,机器人分别可焊接 1.1 m 纵缝以及在大鼓上焊接 7.5 m 盘条、在小鼓上焊接 4.3 m 盘条。Trützschler 公司预计整套设备投资的回报期为三年。 可用性高 由于到库卡系统合作伙伴 von der Bank 公司的空间距离近,加之该公司服务迅速,故而额外保证了所要求的、高达 95% 的可用性。 通过培训提高接受度 通过对有关员工进行培训,von der Bank 公司加强了员工对现代先进技术的接受度。其中有利的一点是库卡控制面板采用了常见的视窗界面。
我们公司主营柔性振动盘、柔性供料器、非标自动化设备、柔性振动盘、柔性生产线、柔性自动上料系统、并联机器人摆盘机、视觉自动分拣设备、柔性上料工作站、视觉检测机等业务,厂家直营,支持定制,免费获取全套方案。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
服务区域:
广东
浙江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台湾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