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扩孔 扩孔是用扩孔钻对已钻出的孔做进一步加工,以扩大孔径并提高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扩孔可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11~IT10, 表面粗糙度值为Ra12.5~6.3μm,属于孔的半精加工方法,常作铰削前的预加工,也可作为精度不高的孔的终加工。 扩孔方法如图7-4所示,扩孔余量(D-d),可由表查阅,。扩孔钻的形式随直径不同而不同。直径为Φ10~Φ32的为锥柄扩孔钻,如图7-5a所示。直径Φ25~Φ80的为套式扩孔钻,如图7-5b所示。
扩孔钻的结构与麻花钻相比有以下特点: 1.刚性较好。由于扩孔的背吃刀量小,切屑少,扩孔钻的容屑槽浅而窄,钻芯直径较大,增加了扩孔钻工作部分的刚性。 2.导向性好。扩孔钻有3~4个刀齿,刀具周边的棱边数增多,导向作用相对增强。 3.切屑条件较好。扩孔钻无横刃参加切削,切削轻快,可采用较大的进给量,生产率较高;又因切屑少,排屑顺利,不易刮伤已加工表面。 因此扩孔与钻孔相比,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校正钻孔的轴线误差。此外,适用于扩孔的机床与钻孔相同。 三、铰孔 铰孔是在半精加工(扩孔或半精镗)的基础上对孔进行的一种精加工方法。铰孔的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9~IT6,表面粗糙度值可达Ra3.2~0.2μm。 铰孔的方式有机铰和手铰两种。在机床上进行铰削称为机铰,如图7-6所示;用手工进行铰削的称为手铰,如图7-7所示。
铰刀一般分为机用铰刀和手用铰刀两种形式。如图7-8所示。 机用铰刀可分为带柄的(直径1~20mm为直柄,直径10~32mm为锥柄,如图7-8a、b、c所示)和套式的(直径25~80mm,如图7-8f所示)。手用铰刀可分为整体式(如图7-8d所示)和可调式(如图7-8e所示)两种。铰削不仅可以用来加工圆柱形孔,也可用锥度铰刀加工圆锥形孔(如图7-8g、h所示)。 1.铰削方式 铰削的余量很小,若余量过大,则切削温度高,会使铰刀直径膨胀导致孔径扩大,使切屑增多而擦伤孔的表面;若余量过小,则会留下原孔的刀痕而影响表面粗糙度。一般粗铰余量为0.15~0.25mm,精铰余量为0.05~0.15mm。铰削应采用低切削速度,以免产生积屑瘤和引起振动,一般粗铰 =4~10m/min, 精铰 =1.5~5m/min。机铰的进给量可比钻孔时高3~4倍,一般可0.5~1.5mm/r。为了散热以及冲排屑末、减小摩擦、抑制振动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铰削时应选用合适的切削液。铰削钢件常用乳化液,铰削铸铁件可用煤油。 如图7-9a所示,在车床上铰孔,若装在尾架套筒中的铰刀轴线与工件回转轴线发生偏移,则会引起孔径扩大。如图7-9b所示,在钻床上铰孔,若铰刀轴线与原孔的轴线发生偏移,也会引起孔的形状误差。
机用铰刀与机床常用浮动联接,以防止铰削时孔径扩大或产生孔的形状误差。铰刀与机床主轴浮动联接所用的浮动夹头如图7-10所示。浮动夹头的锥柄1安装在机床的锥孔中,铰刀锥柄安装在锥套2中,挡钉3用于承受轴向力,销钉4可传递扭矩。由于锥套2的尾部与大孔、销钉4与小孔间均有较大间隙,所以铰刀处于浮动状态。
2.铰削的工艺特点 (1)铰孔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主要不取决于机床的精度,而取决于铰刀的精度、铰刀的安装方式、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和切削液等条件。例如在相同的条件下,在钻床上铰孔和在车床上铰孔所获得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基本一致。 (2)铰刀为定径的精加工刀具,铰孔比精镗孔容易保证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生产率也较高,对于小孔和细长孔更是如此。但由于铰削余量小,铰刀常为浮动联接,故不能校正原孔的轴线偏斜,孔与其它表面的位置精度则需由前工序或后工序来保证。 (3)铰孔的适应性较差。一定直径的铰刀只能加工一种直径和尺寸公差等级的孔,如需提高孔径的公差等级,则需对铰刀进行研磨。铰削的孔径一般小于Φ80mm,常用的在Φ40mm以下。对于阶 |
我们公司主营柔性振动盘、柔性供料器、非标自动化设备、柔性振动盘、柔性生产线、柔性自动上料系统、并联机器人摆盘机、视觉自动分拣设备、柔性上料工作站、视觉检测机等业务,厂家直营,支持定制,免费获取全套方案。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
服务区域: 广东 浙江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台湾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重庆电话:400-823-1017
手机:173-6821-6270
邮箱:sales@zhiroad.com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中集高新智能制造中心14栋5层